作者:陳勇 (資深理財顧問,聯繫電話:4163004768)
在上一篇聊僱傭與人才槓桿話題的時候,我已經聊到了Uber、嘀嘀、美團等信息時代的新的僱傭模式,特別是這些平台的駕駛員,包括的士司機與外賣小哥。實際上,新經濟還不僅僅利用了外部的人力資源,另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外部的資產,包括交通工具(Uber)和物業(Airbnb)。象Airbnb這樣的共享經濟平台所利用的外部人力資源就是把物業所有者變成了物業的管理員與賓館的清潔工(housekeeper),還無需支付任何工資性報酬與福利。共享經濟實體的精力主要放在平台的開發與維護、拓展加盟者以及對加盟者的管理與服務上。
共享經濟模式的一個核心是“輕資產”運行,實際上還是槓桿原理,即運用商業模式與技術來撬動經濟槓桿。不是從事企業經營管理或財務工作的朋友可能不太會注意到一個情況,那就是:重資產運行模式的企業平均利潤率非常低,而輕資產運行模式的企業平均利潤率高不少。實際上,我們從蘋果公司不自己組裝手機而把手機組裝工作全部外包給郭台銘的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等公司就能夠明白,蘋果這樣的企業追求的是輕資產運行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率。槓桿要輕才能撬起重物,假如槓桿本身就非常的重,連槓桿本身你都無法掌控,還談何使用槓桿?道理很簡單,能夠把簡單的道理運用到商業模式的設計上,就會是一項偉大的創舉。
不得不提一下,中國所搞的許多所謂的共享經濟,包括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藍球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為什麼都失敗了呢?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共享經濟,實際上是租賃業務,是企業主購買了一堆設備供人們租賃使用,並非利用外部資產與人力資源,還是重資產運營模式。事實也證明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共享經濟是不行的,所以最後都死掉了。真正的共享經濟,中國也有,比如嘀嘀(雖然是複制Uber)不但存活下來了,而且越做越大,都到美國上市了。
第六講:利用外部資產與人力來加速財富創造
我常說:會升值的東西,你要選擇擁有它;會貶值的東西,你要選擇租賃它。這是個人理財的鐵律之一。對企業來說,道理一樣,只是在運用上要有所不同,因為企業經營與個人理財還是有蠻大的區別,其複雜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在利用外部資產與人力來加速財富創造,實際上不是從Uber、Airbnb才開始的。在這之前,電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亞馬遜等)應該算是早期的共享經濟模式(相當於蓋了一座shopping mall),即商家在平台上開店,平台無需投資各類商店,而讓商家來投資、運營與管理(利用了外部資產與人力),平台收取服務費,另外再在收款與款項最終劃撥給商家之前打時間差(實際上螞蟻金服、alipay等金融公司就是由此產生的)而賺取到巨額利潤。
真正的、更典型、更徹底的利用外部資產與人力資源加速財富創造的還數共享經濟,包括Uber、Airbnb等。
我有過住Airbnb的經歷,似乎價錢並不比酒店便宜多少。入住之後剛好碰見屋主,他就跟我說,想住更長時間直接打他的電話不要在平台上訂,直接找他訂他會給我優惠。我好奇地問了一句,房屋放在Airbnb平台上放租,平台收多少費用呢?他說50%不到,看具體情況。他隨便這麼一說,可把我給嚇了一跳。我不知道平台具體收多少服務費,但他所給出的數字讓我感覺平台收取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賺太多了。
舉這個例子,我們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平台利用外部資產(而且是重資產)來獲得收益的經營模式。公司本身不需要在固定資產上花費巨資進行投資但網點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只要建立與維護好平台,就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傳統的賓館旅店生意,不但要投資巨額資金興建或購買物業,還要雇傭許多員工,包括賓館旅店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清潔人員,生意淡旺季公司在維持僱員人數上還需要策略才能使得經營不受影響,還需購買床、桌子、櫃子、電視機等設備,還要支付日常生活用品如床單被罩毛巾洗滌用品紙巾等衛生用品,還要支付水費電費電話費網絡費保險費等,經營費用還是相當多的。 Airbnb與傳統賓館旅店生意完全不同,不但不需要投資在重資產物業上,無需招聘旅店經營管理服務部門的員工,無需支付相關日常生活用品等費用,其真正的經營費用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和平台日常維護,當然宣傳拓展等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我沒有使用過Uber eats點餐服務和Uber的士服務,但有認識幾個開Uber的司機。據說平台也是收取了相當大比例的費用(佔訂單金額的30%)。即使平台收取這麼高的費用,疫情期間Uber eats的生意還非常的好。因為疫情,Uber的士服務停滯了,許多司機改行送餐了。據不同的Uber eats司機說,他們的收入高的話一天能夠淨賺300以上(即扣除油費成本之後的收入,不計算車損,年收入十萬以上)。開Uber的朋友對這樣的收入還是非常滿意的。不過,我綜合總結一下不同渠道的信息。所謂十萬年薪聽上去不錯,但實際上,一天要賺300元以上的司機,基本上每天都不止工作8個小時,一天工作十個小時是常事,有時候甚至工作時間達到12小時以上,而且幾乎一年365天都在工作。當然這些司機並非每時每刻都在工作(飯點期間單子多特別忙,非飯點時間清閒一些,可以在等單子的時候休息一下),問題是單子少的時候不太可能把車開回家休息,離開家出去工作就是一整天,跟去公司上班沒什麼區別。從不同的Uber司機收入來看,有經驗的司機薪水在20-25元每小時,新入行從事送餐業務者小時工資都在20元以下,若扣除油費與車損,實際工資差不多只能拿到聯邦規定的最低工資每小時15元或者高一點(新聞報導說,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各地不斷解封,人們都開始上餐館吃飯了,外送司機收入下降幅度很大)。可以說,這樣的工資水平是相當低的,還沒有任何福利與保障,也就是說平台對這些人的 剝削與壓榨是相當狠的。
錢被誰賺了呢?被Uber或者其他送餐平台賺了。這些平台完全利用司機個人的交通工具,不需要投入車輛這一非常重要的固定資產,同時不需要雇傭龐大的運送員隊伍,也不需要支付油費,不需要考慮油費的價格對收入的影響。所以說,利用外部資產與人力資源的生意模式簡直可以說是天才的發明,這是使用槓桿到了極致的商業模式。
有人也許會反駁我,你上面不是說會升值的東西要購買嗎?物業是一種明顯會升值的資產,Airbnb以不擁有物業資產為經營模式,不是跟你的理財鐵律不相符嗎?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上面說了,商業與個人情況不同,在運用這一理財鐵律上要有所區別。首先,即使Airbnb平台有足夠的資金,也不可能去佈局全國各個偏遠地區的物業,所以沒有必要在旅館物業上進行投資,負重經營負重前行。其次,Airbnb平台公司在商業上賺到錢了,也沒有必要投資在旅館物業上,因為市面上有更好的投資標的,比如商業購物中心、寫字樓、廠房、倉庫、養老院、高速公路、政府公共設施發電站地鐵輕軌等,還有就是古董、比特幣等資產。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企業在可升值資產上投資與個人的考量是不同的原因。
共享經濟是信息技術發展到數據技術的必然產物。在這個階段,數據保護成為了個人與國家所關注的重要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與量子計算是終極解決方案,未來技術發展將會是把亞馬遜、阿里巴巴、Uber、Airbnb等商業形態轉移到區塊鏈上的過程,或者在區塊鏈技術上新創出類似的消費平台,解決數據保護的問題,期待技術牛人或商業天才能夠在這上面發揮你的聰明才智。
預告一下,這裡點到了比特幣與區塊鏈,在我的創富系列文章的後續也會談到,敬請等待。
此文僅為信息參考,非任何形式的理財及保險意見或建議。若您有理財或保險方面的問題,請諮詢專業合格的保險顧問或者直接與本人聯繫,我將會根據您的財務狀況給出建議供您參考。本人電話:416300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