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勇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考慮聊“財富”與“自由”還是“財富自由”費了我好一陣子功夫外加許多個腦細胞。在大多數人的頭腦裡,“財富”與“自由”是連在一起的,似乎有了財富就有了自由,因此不加思索地把“財富自由”當作一個詞彙。實際上,“財富”與“自由”跟“財富自由”是不同的。 “財富”是一個單獨的詞彙,“自由”也是, “財富自由”也可以是一個單獨的詞彙。我想試試聊聊其中的差別及關係。

該怎麼來理解“財富”、“自由”和“財富自由”這三個詞彙呢?

許多人可能會說,有財富就有自由,這還需要解釋嗎?我不得不說,這種理解大錯特錯,有財富並不代表有自由。不要說太多,光舉一個馬雲的例子就足以說明問題了。馬雲有財富嗎?他有自由嗎?當然還包括曾經的首富王健林等許多富豪,是不是一樣?再繼續想想看看中國現在的許多富豪、名人明星(粉絲眾多,眾星捧月,前呼後擁,表面光彩無比),有幾個不是夾著尾巴做人? TA們有自由?

有人說財富自由就是錢多到可以隨心所欲地花,想怎麼花怎麼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私人飛機、遊艇、豪宅、珠寶等。我認為這是誤解了財富自由,或者說只是片面地理解財富自由。起碼,這樣理解或者解讀財富自由更多的給人一種暴發戶或土豪的印象,而不是財富自由的形象。你錢多,你買一家國外的媒體公司看看?為何潘石屹捐款給哈佛大學還要被人罵半死呢?所以,有錢想怎麼花怎麼花,也並非那麼容易。有人也許會說,你別提中國與中國的富豪,在美國或加拿大這樣的國家,財富自由就是錢多到可以隨心所欲地花,不會有錯的。實際上並不是,當然你非要這樣認為那也沒辦法,錢多但不可以隨心所欲的例子多的是。

那麼,“財富”與“自由”到底是啥關係呢?這個話題真的要好好討論一下。

我個人認為有自由才會有財富,沒有自由,即使有了財富,財富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所以,自由比財富重要,自由才是真正的財富。

我們都不用提什麼“生命誠可貴,……兩者皆可拋”之類的東西,本人在加拿大從事理財顧問職業超過10年時間,我發現許多人非常憂慮自己的財富狀況,財富狀況一般的人希望獲得更多的財富,想盡辦法賺錢。打工的下班之後再去做一份兼職;做生意的不僅僅做一份生意,什么生意都做,把自己忙到家庭顧不上孩子顧不上;有些資產的買個出租房,然後想盡辦法多收點租金,把房子割成好多間租給學生,然後疲於奔命地應付學生租客的各種各樣問題,有的人房屋出租被賴租,然後打官司而心力交瘁,有人擔心被賴租在選擇租客時也是小心再小心但心中還是背負著無限的壓力與擔憂。本來努力賺錢是應該提倡的,但這麼多的辛苦這麼多的擔憂這麼多的放棄,值得嗎?這需要想一想。財富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追求財富而把親情感情孩子家庭都放棄掉,還是財富要為人所用,帶給人幸福與快樂?對於那些削尖腦袋賺錢、低聲下氣求人、犧牲尊嚴去獲得財富的情況,就更值得思考了。這個世界這種人還挺多,平頭百姓有之,名人明星有之。每次看到那些有眾多粉絲的名人明星在某一個政治事件出來之後必須違心表態的情況,我都非常可憐TA們,也非常鄙視那樣的人。

財富狀況很好的人也在拼命地追求財富,永遠憂慮著錢不夠多,擔憂哪一天生意或投資損失了,想著自己的財富要達到或超過某一個具體的量或者要超過某一個現實中的人或是新聞媒體上的知名人物,以獲得成就感或者實現人生的目標。錢少的憂慮,錢多的也憂慮。錢少的人憂慮老了錢不夠花還能理解,但不知道多少算多、多少算少,永遠擔心少了,沒有個度沒有止境。有很多錢的人也憂慮,憂慮損失了,憂慮被別人超越了,憂慮自己死了之後錢被下一代敗光了或者被下一代的配偶因婚姻關係不持續而分走了,反正就是許多的憂慮。我有時在心裡暗暗感慨,這些人活得真是累。本來有錢是好事,但有錢反而帶給TA們許多精神困擾與不安,讓TA們痛苦,讓人感覺TA們似乎成為了財富的奴隸。我不得不說,來諮詢我有關財富積累與風險控制的人有90%以上都比我有錢,財富狀態比我好,但擔憂的心情卻非常的強烈。我一點都感受不到財富帶給TA們自由。

而我,一個窮屌絲,根本就沒有多少財富,卻對未來的財富狀態一點擔憂都沒有,非常的自由。在工作上,我不需要低聲下氣地說好聽話去討好客戶也無需迎合客戶的過分要求,完全一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狀態。我從來都是按著法律與規矩做事,永遠都不會妥協於客戶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我常說:我歡迎客戶來找我,但要我放棄原則是不可能的。對我來說,多一單生意不會讓我變成富翁,少一單生意也不會讓我沒飯吃,所以我做生意不需要死乞白賴也不需要不擇手段更不需要低聲下氣,完全的自由狀態。在投資上,我會做好資產的合理配置,不會一味地追求高回報而把錢集中在某個投資品上,在高中低迴報的投資品上都有適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本人對稅務規劃非常重視,了解稅務機制與規則,在法律與稅務的規則之下對現在的稅務與將來的稅務都做了最有利的安排,而不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地只追求收益而不管稅務。本人的主要業務是保險,所以在個人的保險配置上也做了非常充分的安排,以防範任何突發的風險,雖然有可能overprotection,但在防範風險這個問題上,我的理念是做過頭總比做得不夠要好,而且現有的overpretection實際上是未來所必須的,也就是保護措施的前瞻性安排。許多人跟我談比特幣如何賺錢如何暴利等等,但我至今不碰,我的原則是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最好持保守觀點與態度,我不貪心也不眼紅別人賺錢。所以,我在財富積累上也處於非常自由的狀態。我理解財富增長的規律,非常自信於自己的資產每十年至少增長一倍,所以,現在資產總值雖少,但一點都不擔心未來(每十年一倍,二十年就是三倍) 。我反而認為這就是自由與財富自由的狀態。

我這麼說,可能有人會罵我,你財富自由個屁,你能夠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嗎?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我的財富,那我不得不承認,我離財富自由還非常遠,甚至這輩子都達不到財富自由的狀態。關鍵是我並不認為財富自由就是能夠隨心所欲地花錢,況且我也不需要私人飛機、遊艇、珠寶等東西(主要是層次太低),當土豪也不是我的人生理想。至於日常普通民眾能夠消費的東西我也還是有能力承擔的。你可能會說,我改變了大眾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我回答你,我沒有改變大眾對財富自由的定義,只是我對財富自由的理解與大眾不同而已。大眾願意怎麼理解財富自由還可以怎麼理解,至於其心靈是否真正得到解放,是否還要為了財富而委屈求全、低聲下氣、犧牲尊嚴甚至忍受痛苦,那就是TA們自己的事了,反正我的心靈我的精神是自由的,我不需要委屈自己,也不需要擔心未來。我不是阿Q,我覺得我比許多財富狀態好過我很多的人輕鬆自在得多。

有人可能會認為財富“每十年增長一倍”是我在吹牛,我不得不說,這種說法一點都不是在吹牛,現實中非常容易做到。我先不用理論來論述我的觀點,只以多倫多過去四十年的房價數據來談,就能夠輕鬆達到這樣的投資成果。 1980年,多倫多平均房價5萬,按10年增長一倍來算,到2020年四十年,應該是80萬,然而實際數字是100萬,超過了每十年一倍的水平(這還是以房屋價格來論的,而不是以你所投入的本金來論的,假如考慮了貸款槓桿因素,回報率更是高出了幾倍,早已經不是每十年翻一倍的狀態了)。按財富增長72定律,假如年回報8%,9年達到翻倍。這種投資結果也很容易達到,標普指數過去60年平均年回報超過9%,什麼基金股票之類的東西都不需要投,只要長期投資在標普的ETF上就能夠輕鬆達到每十年翻一倍的目標(不需要考慮什麼時候入場、股市的漲跌,就以dollar cost的方式定期定量投就行了)。當然,如果不是可以免稅的賬戶,投資ETF最終還是會給你帶來巨大的稅務負擔。所以,在投資之前,選擇投資品進行稅務規劃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這樣專業人士存在的價值。總之,要達到十年增長一倍是不難的。

有人可能還會質疑財富十年翻倍的說法,問月光族怎麼可能達到財富每十年翻倍。我只能說,財富翻倍是基於你有財富,你零投入到哪裡去翻倍?財富十年翻倍是普通工薪階層都能夠達到的最保守的財富增長規律(這種翻倍主要是被動收入而不是你每個月從你的牙縫裡省出幾毛錢然後存入銀行所能夠達到的結果)。假如你是巨富,那你的財富就能夠遠遠超過十年翻一倍的水平。我常說,普通人一生中只有兩次到三次的發財機會,即一生中所能夠遇到的兩次到三次的危機(差不多每十年一次),每一次危機就是每一次發財的最佳機會。一個人二十出頭從大學畢業,即使馬上遇到危機,那個時候手上也不可能有錢,真正有錢抓住危機所帶來的機會一般都得到三十歲以後。所以一生中最多只會有三次發財的機會,即30-40、40-50、50-60這三個人生階段。大富豪跟普通人一樣,正常情況下也是要在危機之後才會有重大的機會,越是富有財富翻倍的時間越短。 2017年多倫多地產市場調整,2019年初達到谷底,那時在我家附近賣出好幾個LOT寬有100多尺的大bungalow,價格才100萬出頭,今年初同樣的房子價格已經是230萬以上了,也就是兩年時間漲了一倍(假如算上槓桿,投資回報是5倍,這種投資機會基本上都落在手上一直有閒錢而且有膽識的富豪頭上)。去年武漢肺炎疫情給全世界的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但許多富豪的財富在這個危機發生之後的一年時間裡就獲得50%的增長甚至超過100%的增長,即富豪有抄底的能力與實力。就算沒有危機,富豪的財富增長也是超越普通人的,因為富豪有足夠的信息、眼界與智慧,也有創富的機制、系統與技巧。

有個寓言故事是這樣的:所羅門問一個人“我將給予你智慧,你要嗎?”,此人蹲在漏風的屋子角落啃著饅頭說“智慧有什麼用?”,所羅門說“智慧能讓你擁有吃不完的饅頭住好的房子”,此人回答“那你還不如直接給我饅頭和房子”。所羅門無奈離去。

這個寓言故事可以套在現實當中許多人頭上,也許你自己覺得你很聰明,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寓言當中的那個蠢人,這,也正是你窮或者憂慮的根源之所在。

我的工作,有相當多的時間是跟朋友在一起聊天(疫情前常在咖啡店,現在主要通過電話),很多時候不是在談我的業務而是在閒聊,談商業機會談財富創造的話題,當然也有聊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東西。許多朋友對我的情況很感慨,覺得我這樣一個人搞理財賣保險實在是大才小用太浪費了。普通工薪階層人士鑑於我對房地產市場的了解與分析,認為我不做地產經紀太可惜了(雖然地產經紀跟理財顧問這兩個職業在性質上也沒太多區別,可能是地產經紀賺錢更多一點),所以有太多人叫我考個地產經紀牌照,說這樣TA們買房賣房都會找我。確實,我也知道我要是有個地產經紀牌照一年多賺個十幾二十萬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在於,我根本不想。我根本不想累死累活靠主動收入這一條腿走路去創造所謂的財富,我更願意把我的閒餘時間花在學習研究如何創造被動財富上,然後尋找機會獲得被動財富,這樣創造財富比辛苦工作一單一單做生意獲得收入的效率高太多了。一般大眾只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努力工作是創造財富,並不知道信息、理念、技術、系統、機制也會創造財富。投資移民商業人士看的層次高一些,知道中國的機會,所以建議我回中國去賣保險,理由是中國的金融市場大開放外加富豪中產群體相當廣泛,中國的保險市場一定是個金礦。我不否認這種機會,但這種機會我一點興趣都沒有。首先我不想在那樣的商業環境裡賺錢(連特斯拉在中國賺錢都要低下其高貴的頭低聲下氣委屈求全,誰能夠不要?對我來說,再多那樣的錢對我都沒有吸引力) 。其次,我從來都沒有把賺錢當作我人生的第一要務,我在《聊聊與金錢相關的話題》一文中,有提到幾年前我老闆叫我去溫哥華領導創辦子公司,而我因為要帶孩子把這樣的機會都放棄了。我深知我的第一要務是照顧孩子,培養孩子成人,我如果把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光浪費掉了,多少的金錢能夠買回或換回這樣的時光?我如果把孩子的教育放棄了,我賺錢的目的何在?我的人生意義何在?雖然我也看到身邊許多人放棄陪伴孩子選擇賺錢,我也不能說什麼,人各有志,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的理想與人生目標,對許多人來說,錢是人生的第一目標,但對我來說,錢絕對不是。我連溫哥華都不去,我怎麼可能跑回中國賺錢?我去溫哥華組建公司,一年輕輕鬆松50萬加幣不成問題,我回中國能夠賺多少? (有沒有50萬加幣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那麼大的犧牲值得嗎?毫不吹牛地說,即使回中國一年能夠賺超過50萬加幣我還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況且,加拿大遍地是機會,何需回中國?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何需那一塊獨裁統治下的奇葩的神奇的土地?

有朋友問,看你平時挺閒的,你這個也不做那個也不做,不覺得無聊嗎?我說,我一點都沒閒著,我天天都在寫文章,特別是政經評論。我挺關心公平、正義、普世價值這樣的東西。我說出來你也許會罵我神經病,制度、意識形態、社會發展的方向等東西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做這種蚍蜉撼樹自不量力的努力不是蠢就是瘋。我也知道你說得對,但國家社會發展到現在這樣的狀態,每個人心心念念都是錢錢錢,而不需要關心意識形態不需要關心價值觀不需要關心規則、公平、誠信、正義、善良的東西,這樣的國家社會是正常的嗎?大眾都不關心,不代表我也不需要關心。大眾都不做,就更需要有人做,別人都不說,我更應該說,不是嗎?所以,我不斷發聲罵中共的獨裁與邪惡,罵美加極左勢力的荒唐、罵美加華人政客被中共所收買而成為中共的走狗與奴才,罵那些被中共洗腦的愚蠢移民在加拿大還在為中共的惡行洗地與辯護,罵那些腦殘留學生居然年紀輕輕沒有一點思考能力而像其父母輩一樣當愚民當順民甚至替中共當自乾五,等等。我不需要擔心我的觀點別人不同意不開心而不來找我做生意,甚至也不擔心我的客戶不同意我的觀點而把生意轉走。我不需要克制自己在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聲,像個被閹割的太監一樣,自我克製到了非人類的地步。這是我追求的自由,也是我財富狀態帶給我的底氣,所以,什麼是財富自由,財富與自由的關係,真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