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勇

 

我喜歡閱讀,也曾嗜書如命。

 

我這麼說,大家可能會認為我讀了非常多書。可是,不好意思,讓大家失望了,我讀的書非常有限。

 

不但世界上許多名著我沒讀過,甚至中國的四大名著至今我都沒讀全。我這麼說,你可能會不相信,上過學的人,哪個人會沒有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真的,我真的沒有讀全過四大名著,我從來沒有讀過《西遊記》,即使我也知道一些有關西遊記裡頭的故事,那都是在電視劇或是其他零星的故事當中得來的。我至今都搞不清《西遊記》裡的人物關係等細節的東西。(疫情期間才補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往事真的不堪回首,不是我不想,而是沒有客觀條件,即沒有書可讀。

 

沒有在很窮的農村呆過的人,可能很難想像沒有圖書館的環境是什麼樣的,而我從小就長在那樣的環境裡。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上同學有個別人有小人書,同學間都是搶著看輪著看,但我根本看不著,因為我從來就沒有這種東西可以提供出來與大家分享,最多就是別的同學在看的時候,湊過去一起看,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課間休息時間,基本上都是看得沒頭沒尾不知所云的狀態(說實在小人文這種東西也獲得不了多少信息),好不容易偶爾借到同學的看一下,也必須很快看完,甚至上課的時候偷偷看(還怕被老師發現而沒收了)。

 

我記得,我真正擁有一本課外讀物是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村里去湖北打工的叔叔回家過年沒地方住而到我家來暫時藉住(我家只有我一個人),帶了一本破了只剩下一半多的《今古傳奇》給我(這個叔叔自己是個文盲,小學都沒上過,我不明白書是他買的還是撿的),我至今依然還記得那本雜誌裡登載著楊家將的傳奇故事。拿到這半本雜誌,我高興壞了,如飢似渴地把裡頭的每一個字都讀遍了,甚至還不止讀了一遍。

 

初中時代,父母給的少得可憐的用於日常生活開支的錢,我都盡可能地節省下來買書(以至瘦到皮毛骨頭嚴重貧血,一米八幾的個子只有120斤體重)。那個年代,根本不知道該讀什麼書,市面上的書也不多,我用僅有的錢陸陸續續買了金庸和梁羽生的部分武俠小說,每買一本都如獲至寶,慢慢地讀反复地讀。別人看小說,一目十行,我看小說,十目一行。由於書的缺乏,養成了我讀書非常慢的習慣(不是看不快,是不捨得很快看完,每次把一本書看完了,心裡都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就像一碗珍饈美味不捨得用狼呑虎咽的方式一口氣把牠吃掉,但即使慢慢吃,吃完了還是很捨不得,很難受,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再吃到),到了後來有大量閱讀機會的時候,我的閱讀習慣也沒有改過來。這個習慣的壞的結果是我無法大量閱讀,但好的結果是每本我讀過的書其營養基本上都被我充分吸收了。我讀書的另一個習慣是,見到好的部分,我會反復多遍地讀,欣賞其中的美與好,領會其中的寫作技法與深意。假如書不是我的,我會把這些好的部分抄下來,如果書是我自己的,我會劃上線,做出標註,甚至在旁邊寫上評論或註解等。

 

正因為我的這種細嚼慢嚥的讀書習慣,在八十年代中共政權難得的開明年代裡,我閱讀了一些思想啟蒙的讀物,讓我比較深刻地領會到了西方的政治與哲學的一些東西,我的思想與判斷事物的標準差不多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

 

高中時期,在千軍萬馬拼搶著過獨木橋的戰爭中,沒有時間看課外書(也沒書看,因為沒錢買書,學校榨乾了所有零花錢去買各種各樣的高考練習、指南什麼的)。所以,在大學之前,我所看的書非常有限。

 

進了大學,我有點像是老鼠掉進米缸的感覺。大學裡有圖書館,圖書館裡的書太多了,我恨不得有十雙眼睛,一天可以有240個小時。所以,在大學四年時間裡,上課之外的時間,我大部分是在圖書館裡渡過的。我不知道我看了多少書,我的收穫就是在大學畢業時,背回家十幾本讀書筆記。

 

為了看書(不是,主要是為了省錢——這個在聊聊金錢的話題裡再談,主要是為了省錢,結果看了許多書),大學期間的四個春節,前三個我都沒有回家。寒假期間,借一堆書在宿舍裡看。大學之前沒有機會看的許多世界名著,包括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中的三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在這個時候才得以一睹芳容。

 

大學畢業之後,有錢買書了,也買了一大堆書,但在那個時候,為了在職業前途上拼出一條血路,我不得不放棄許多看閒書的機會,把時間投入到各種各樣的學習與考證上去,包括全國註冊會計師、金融分析師這種高級別的專業資格考試等。那個時候我真正體會到“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總覺得書是自己的,反正有的是時間與機會去讀,就沒有緊迫感了,結果自己買的許多書反而沒有全部讀完。

 

人生的許多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遺憾,在書與閱讀的關係上我就感受到遺憾。有錢買書了,卻沒有時間精力讀書了,而小學中學是人生中非常好的從課外讀物中學習知識吸取營養的年齡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從課外讀物中學習並且建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卻限於客觀條件而無法獲得知識營養的滋潤以助力智力與知識結構的搭建、成長與完善。

 

我所讀的書非常雜,不是不想專,而是沒有條件,基本上是有什麼就讀什麼。所以,要我非常系統地對某個專業或領域進行系統的描述,我是說不出所以然來的(經濟金融除外)。但是,三教九流的東西我似乎都有過一些接觸,不管遇到什麼人聊什麼話題,我都接得上話,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軍事的、科技的、歷史的、地理的、哲學的、人文的、自然的、醫學的甚至風水算命我都能夠胡扯一通。曾經在銀行工作,一次拜訪一家公司,在吃飯聊天中這家公司的老闆給我的評價是“知識非常淵博,是他所未曾見過的”(當然是過獎之辭,我知道自己知識結構還有問題,水平還很有限)。在後來的業務過程中,每次我去這個客戶的公司,老闆都會親自接見,並且安排飯局跟我聊天(當然,在聊天過程中,我也從這個老闆身上學到非常多的生意之道為人之道。我非常感恩曾經有這樣的經歷與機會聆聽高人的指導與傳授,應該感激的歸根結底還是閱讀,所以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讀書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以利用任何零星的時間進行閱讀。許多人對我有疑問,你每天有那麼多事,怎麼還會有時間讀書?實際上,閱讀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時間。只要你想讀,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閱讀;要是你不想讀,就算有整塊的時間你也會把它拆成一小塊一小塊浪費掉。

 

另外,閱讀的目的有可能是學習,有可能是享受閱讀,所以,我認為閱讀不需要什麼儀式感,也不需要裝模作樣讀專著或名著,只要能夠給你帶來知識與閱讀享受的東西都可以,不應該形式主義地把閱讀加以人為的限制,更沒必要把閱讀分為三六九等,特別是信息化社會,現在的閱讀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現在電子讀物很盛行,可能無法享受書香或者讀紙質書的樂趣與感覺,但時代在進步,我們還是要與時俱進的。

 

與我對比,我的小孩就幸福多了。她們從小就有太多的閱讀機會,從剛會呀呀學語的小屁孩就有各種識字的書,童話寓言故事書。再大一點,我就天天帶她們去書店玩。曾經我家住Kennedy &401西南角的那一片apartment裡,離一家書店非常近,過了馬路就是書店。傍晚與週末我常常帶她們去Charpter書店裡的Indigo Kids小孩專區玩,結果老大沒有愛上玩具而愛上了讀書。她在書店裡從翻一翻看一看發展到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幾十本幾十本地讀(可能大家會發現我在佔書店的便宜,不把書買回家給孩子讀,而讓孩子在書店裡讀。這樣說吧,確實有這個問題,當初很窮,要按孩子那樣快的讀法,真買不起。當然我也有在書店買許多書,並非完全佔書店的便宜。我發現,在書店看書的小孩不少,並非僅我家小孩,所以感覺罪過沒有那麼深重。書店好像從來都不阻止小孩在書店看書,好多年後我們去書店都能看到一些孩子坐在書店的地板上看書的情景)。後來搬家了,圖書館就成了兩個孩子常去的地方。可能因為我喜歡帶她們去圖書館,也可能是我發現她們喜歡讀書,所以經常帶她們去圖書館。不但去圖書館,還每週都藉許多書給她們讀。反正兩個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讀了許多許多書。上週跟老二一起散步,在聊天中她無意間告訴我她今年已經讀了50本書(才這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真的還蠻多的。她讀的是電子書,因為疫情已經一年多沒去圖書館借書了),而且還跟同學一起組成讀書角這樣的鬆散組織,約定週末一起讀某一本書,然後交流。她不說我根本都不知道,只以為她天天在電腦上玩。我聽了很高興,馬上表揚了她,並且希望她多讀多寫。

 

老二不怎麼寫東西,老大特別能寫愛寫,而且寫的東西非常好。她六七年級就開始寫小說了,她寫的小說有許多粉絲追著看,全世界都有她的粉絲,甚至有大學生都是她的讀者。她的讀者都不知道她寫小說的時候還是個小學生小屁孩。在八年級的時候,她老師猛夸她寫的詩,說是老師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的孩子能夠寫出這麼好的詩。她寫的東西放在網上不讓我看,我軟磨硬泡騙到她小說的一小節,看了之後,發現真的很好,寫得太棒了。在寫小說這個事上,我女兒比我這個當老爸的要厲害得多。 (當爹的一般都要謙虛地介紹自己的孩子,像我這麼吹自己的孩子是蠻奇葩的,大家勿見笑。要笑就笑我沒什麼見識,主要是自己太平庸了。不過,有一點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聽我一言,不管你的孩子今後是否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從小訓練其寫作能力對TA們今後的人生非常重要,要訓練寫作能力沒有任何捷徑,唯需多閱讀認真閱讀,要閱讀各種各樣的東西去開闊其視野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學會如何寫作了。)

 

古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確確實實,閱讀是創作的必經之路,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創作。人類的語言,聽說讀寫是遞進關係而不是並列關係,有聽才會說,會讀才能寫。我在聊寫作的話題時說到寫作的重要性,實際上學會寫作之前,必須要有一定量的閱讀。我在聊這個話題的時候突然間找到為何我在小學中學時候的作文並不好,突然間在大學時候會主動開始寫文章,甚至文章會被全國知名報紙所採用的原因,“原兇”名字叫閱讀。

 

有朋友會問,你怎麼那麼能寫啊,我寫個三百字的東西都要憋半天也寫不出來。在我不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裡。我只覺得寫東西對我來說太容易了,跟說話沒什麼兩樣,但實際上真的不一樣。寫作基於大量的閱讀,然後思考,沒有大量的閱讀不可能有思考有創作,越高水平的創作基於越高水平的閱讀,越深刻的思考。寫到這裡,我也發現我自己的問題了,我的閱讀水平還不夠高不夠深,所以創作水準很難精進。在我要實現我的夢想寫小說之前,我必須大量閱讀高水平的小說,領會其結構的構思,故事情節的鋪排,人物的設計,性格的刻畫等許多東西,當然更高的東西是我要表達什麼,目的何在,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