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勇 (資深保險顧問, 聯繫電話:4163004768)

昨天看到51網上的一篇報導,說的是渥太華華裔居民劉越在古巴遊玩時因救自己年幼的孩子而被海浪沖走不幸身亡。因遺體運送及喪葬費用3萬多元而產生支付困難,所以華社發起社會捐款活動。
說實在,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非常的難受。是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表示同情、虛偽地支持捐款的話呢,還是說一些表面上看很不合時宜但卻很實在的呢?很明顯,人情世故告訴我,這個時候對於保險顧問來說不捐款或者不談捐款都是可以的,但絕不能提保險的事,因為這個時候談保險肯定會被痛罵。

記得去年在福建移民陳巧遇難的時候,也是51網的報導新聞以及捐款的消息,而在評論裡幾個保險顧問在那裡說保險,結果被罵得個狗血淋頭,什麼沒人性、什麼冷血動物、什麼發死人財、什麼沒爹沒媽沒教養等等髒話都被罵盡了。我真的想說話,但我真沒有那個勇氣挨那樣的罵,只能保持沉默。

我知道這個時候我這樣的保險從業人員必須站出來說話,讓那些還沉迷在只會表面說同情安慰話的人們醒一醒,災難不會因為世界的同情而停止,建立防範機制才是要務。但我又反過來想,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除了挨罵,誰還會認真去看去聽我說了些什麼呢?所以,還是忍住沒說。

然而,心裡的難受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說了被人罵,不說感覺自己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實際上,災難來臨之時就是人們最好的反思日常行為以及檢討風險防範機制是否建立良好並安全運行的最好時刻,因為亡羊補牢猶未晚,人們從別人所犯的錯誤中總結教訓要比用自己的錯誤去吸取教訓代價要低得多。

今天早上在公司開會,期間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是跟我來討論這個捐款的事。我只能表示我不是沒有同情心、不是不想捐款,而是這個時候我不能捐。我不反對人們用捐款的方式表達同情,但我認為捐款遠遠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我是在幫助社區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和風險防範機制的專業人士,我更願意用我的專業來幫助人們自己努力去建造家庭財務保障機制,而不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去尋求社會的同情和幫助。我告訴我的朋友,我願意義務為進行家庭財務保障知識方面的普及工作,我也願意把活動時所得的佣金收入捐出來作為社團的一部分經費。我這樣做是一種三贏甚至多贏的局面,我的職責盡到了,也為社團做了貢獻,也體現了愛心善心和同情心同時不影響這種心情的表達,我的捐款將幫助更多的人,減少了人們捐款的支出,社區家庭的安全係數也提高了。這種安排是保險與捐款的完美統一的方案。

在新聞評論裡,我們也能夠看到人們對保險的不同看法,這能夠理解。當然,這種看法也反映在現實生活中,所以才會出現捐款事件年年有的景象。按道理,孫越先生的家境是很不錯的,完全有能力買個比較大額的保單,即使沒有大額的人壽保單,出去旅遊買份旅遊保險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從新聞消息裡,我沒有發現他家有這樣的財務安排。實際上,這樣的結果還是意識問題,這樣的悲劇和問題屬意外事件,但卻有著必然性。

不管人們對保險怎麼看,保險的社會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國家社會安全和諧的穩定器,美國總統約翰遜說“對於一個願意幫助他自己的人,我沒有想出比買保險更好的辦法”,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說“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對父母、妻子、兒女真愛的表現在他對這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有萬全的準備,保持適當的壽險,是一種道德責任,也是國民該負起的義務”,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人壽保險是唯一的經濟工具,能夠保證在未來一個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筆可知的錢”,華人首富李嘉誠說“李家的每一個新成員誕生,我都會為其購買一份億元級的保單,保證李家世世代代都是富人”,馬雲說“銀行存款與投資是肥在現在瘦在未來,而保險規劃將贏得未來,讓現在有錢的你變成將來值錢的你”,……談保險的名人太多了。我不知道是那些認為保險是騙局的人聰明呢還是這些名人都是傻瓜?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禍不單行。為什麼會禍不單行呢?根本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控制和防範風險擴大的機制,沒有防火牆以阻隔禍害的蔓延。比如,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倒了,家庭收有收入,沒有飯吃了,地主上門討債逼糧,以致不得不賣兒賣女不得不流落街頭不得不淪為強盜小偷或娼妓,再到後來的疾病緾身或者被抓被殺,這是中國古代的現象,禍事一件連著一件。即使在現代的加拿大,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者不幸早逝,馬上面臨的是收入沒有了,但按揭還要還,吃飯成問題,子女教育成問題,喪葬費成問題,父母贍養成問題等等等等,一件禍事會引起連鎖反應,銀行要拍賣房屋了,全家要住到避難所或政府房去,在加拿大這樣社會保障還算不錯的國度裡,意外的出現都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麻煩和問題,禍不單行的連鎖反應還是不可避免。而真正能夠避免禍事不斷漫延的最有力的工具還是大筆的錢。這樣大筆的錢通過捐款的方式是不可能獲得的(實際上每次捐款基本上最終的額度都是兩三萬),只有保險工具才能夠做得到,因為保險的功能就是spread a few risk among more。

人們可能會說,沒有錢買保險,因為保險都很貴。實際上,保險不貴。定期保險可能一個月只需要你付十幾二十元,我不相信有誰付不起(就在剛才,一位45歲的女士打電話諮詢保險價格,我幫她算了一下,25萬T10,年保費就240元,即每月20元。如果真的不幸發生了,這25萬還是能夠起一些作用的)。買不買保險不是錢的問題是意識的問題,我一向認為女人給先生買保險是聰明的表現,因為保障的是自己和孩子,男人能夠想到給自己買保險是有愛心、責任心和孝心的表現,因為他想到了太太和孩子以及生養自己的父母。

人們可能還會說對保險或保險顧問不放心。我告訴大家這大可不必,因為加拿大的保險業是一個非常成熟和完善的行業,有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有很好的政府規管和行業自律機制,許多家大的保險公司都是百年老店,而且有政府管理的Assuris作為最後的定海神針。至於保險顧問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水準,還真的需要客戶多放些心思在上面,尋找一個人品責任心和專業能力都上乘的保險顧問為您服務。你的時間花在選擇保險顧問上,至於具體的保險產品你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了,保險顧問在這上面相信會比你更專業。

我們的社會需要同情心,但僅僅靠同情心是解決不了全部的社會問題和災難,就像馬航事件人們天天在網絡上祈禱點蠟燭,溫暖是得到了傳遞,但遇難者家屬的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在災難來臨之時,需要同情,更需要理性,同情在小範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心理上的問題,而理性和系統機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朋友們,天助者自助也,一個月少上一次館子就足夠付你們的保費了,切切實實把家庭財務安全保障機制建立起來吧!願逝者安息,願生者更好地生活。